2010年9月20日

艋舺剝皮寮

萬華,舊名艋舺(平埔族語中的獨木舟、獨木舟聚集處),1920日治時期做市區改正,將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後,改名萬華。1941年將西側康定街、南側廣州街、東側昆明街、北側桂林街形成的四方型區塊,畫為老松國小學校預定地,但後來因為戰爭頻仍,一直沒有進行學校擴建。光復後,因為該區段已被劃為學校用地,無法任意改建,而意外的被保留。2003年在地方文史人士的奔走下,終於開始了老街的重建,2009年,我們看見了整頓後,歷經清代、日治、民國至今的剝皮寮老街。

康定路與廣州街口,早期這一帶有許多煤炭、木炭的店家聚集,於是被稱為「土炭市」

康定路與廣州街口的亭仔腳

呂阿昌醫學博士(1893-1955)開設「懷安醫院」原址

剝皮寮街區路段靠近老松國小的廣州街因為被劃為學校用地,保留了許多精采的牌樓厝和精采立面裝飾,但是街的對面建築卻可以自由買賣,造成街的一邊是連續性紅磚老街屋,另一邊卻是現代高樓大厝

廣州街與昆明街口,呂阿昌醫師宅,共四間屋子,現為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,騎樓兩支希臘多立克柱式的圓形小柱值得駐足欣賞

廣州街鄉土教育中心的拱圈亭仔腳(騎樓)
門牌123號是國學大師張太炎1898.12~1899.6來台居住地他是國語注音符號的制定者,依大、小篆書偏旁部首的形與音創出39個通用注音符號,民國2年起教育部規定全台使用章氏注音法

寄藥包「台灣省衛生處認可」字樣說明,這個寄藥包是台灣建省後的作品。
解說員說,藥包裡最有用的一味藥是「五分珠」。

舊時代裡,長輩多不識字,為了不讓人吃錯藥,於是藥廠的寄藥包發展出一種望文生義的方法,例如畫上蝦、龜和掃把,表示藥是吃「蝦龜嗽」(哮喘咳嗽)。


感謝鄉土教育中心解說員一個小時的賣力陪伴,真是收穫良多。
台灣的第一家漢藥店就在艋舺
龍山寺堂有一條非常有名的青草巷(西昌街224巷)
龍山寺早期有藥籤,聽說十分靈驗,起先是用人力車載著藥草到龍山寺周圍兜售,後來逐漸形成了聚集的青草舖子。到了七十年代,藥政單位設置法規,禁止藥籤的風氣,龍山寺便不再讓信眾求藥籤,但百年歷史的青草街卻因此留了下來。

透過鄉土教育中心的眾多地圖與老照片,引領旅人認識文化層面的艋舺

清代保留至今的街道:剝皮寮老街(康定路173巷)
「艋舺」拍片主場景之一
左邊的房子因為日治都市計畫開闢廣州街,所以形成店面開口一面朝向廣州街一面朝向老街的兩面店形式。

  太陽製本所(康定路173巷37,39號),台北最早的印刷廠之一,故宮博物館也曾出現在客戶名單
「艋舺」電影中,Geta老大的家。
太陽製本所(康定路173巷39號)開始,接連6間房子,屋身以疊澀磚和圓形杉木的壽梁連貫,達到防火及避震的效果,也有建築元素的特色之美。

日祥旅社(康定路173巷17號),屬於販仔間的地區性低價小旅社

每個房間只夠一張單人床及一個小茶几,浴室共用







秀英茶室(康定路173巷5號),傳統的茶桌仔店,直到拆遷,陪伴艋舺人80多年。
日治時代,茶桌仔店提供茶和簡單茶點,是庶民交換訊息的重要場所。
永興亭(康定路163-171號)立面有漂亮的花臺。
林佛樹開設「臺灣經濟日報社」的地方


老松國小老照片

萬華地區空照圖(1963年攝)

剝皮寮老街空照圖(1944年攝)
照片上方是老松國小,左下方三角型區塊就是現在的剝皮寮歷史街區



艋舺祖師廟,廟內有一尊蓬萊老祖(落鼻祖師爺),聽說有巨難來時,落鼻祖師爺會掉鼻子警示信眾

艋舺祖師廟與淡水清水巖祖師廟輪流供奉落鼻祖師爺,這次與祖師爺有見到面,很幸運 (圖片借自網路)。


 
仁濟醫院(廣州街200號)--清代育嬰堂的原址
特別值得一看的「淡北育嬰堂碑」
清代廣設育嬰堂有它的歷史意義,不論是民眾自發或是政府設立,都值得我們了解
1870年7月,同知陳培桂創設淡北育嬰堂,收置棄嬰、孤兒及無依子女,刻碑紀念落成 (圖片借自網路)。
清代一共有8個地方設立育嬰堂嘉義、彰化、台南(現在郭綜合醫院位置)、枋橋、艋舺、新竹、澎湖、金門(不屬台灣府管轄)(經典雜誌編著,2006:53)



4 則留言:

ya hsing 提到...

"艋舺剝皮寮"名字很特別,感覺建築物應該保留不完整;但確不然,讓大家再次看到它的歷史....

遊遊蕩蕩 提到...

謝謝雅馨留言,這是目前我到訪過的老街中,唯一沒有販賣東西的老街,希望它維持下去,否則,老街都長成一個樣子,便不有趣了

chienlcn 提到...

太棒了,鄉土教育有你の記錄,讓我認識更多の歷史~~~

遊遊蕩蕩 提到...

我也很訝異,一條老街,居然可以有這麼多故事,不過這也見證了一府二鹿三艋舺,果然名不虛傳